生二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15-12-08 护理保健 569人浏览

近两日,“二孩政策全面开放”纷纷成为微博、新闻的头条。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 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 口政策调整。

尽管准备要二孩的女性都已经生过孩子了,当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也逐渐改善,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当她们准备孕育二孩时还是会有诸多的疑问和顾虑。为此,笔者采访了何方方教授为大家逐一解除疑虑。

“二孩”准妈妈的的5个问题

2013年11月,国家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让许多夫妇有了生二孩的想法,但在当时政策并不允许二孩。近 两日,十八届五中全会表明二孩政策全面开放。但对于部分尽管已经生过一次孩子的妈妈来讲,当准备孕育第二个宝贝时,还是会有诸多疑问。

问题一:什么年龄比较适合生“二孩”?

北京协和医院生殖内分泌主任,现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特聘专家何方方教授表示:女性是否适合生“二孩”主要受两方面的制约:一是身体状况,如果身体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慢性,自身健康状况较好的可以考虑生“二 孩”;二是年龄因素。结合女性的生理特点、母婴健康和优生优育等情况来考虑,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应该是24-29岁,这个阶段,身体各方面素质都比较优 越,卵巢储备功能好,是比较适合二孩的,女性超过30岁,生育力仅剩60%,超过35岁,生育力明显下降仅剩40%,超过40岁,女性生育力仅剩25%- 30%,对于准备“二孩”的准妈妈们,还是建议选择在35岁之前考虑二孩,对自己自身的恢复和宝宝的健康也比较有保障。这个时期女子的生殖器官、骨胳及高 级神经系统已完全发育成熟,生殖功能处于最旺盛时期,卵子的质量较高,怀孕后胎儿的生长发育良好,流产、早产、畸形儿和痴呆儿的发生率都比较低,生下的孩 子大多聪明健康。这个时期女性的软产道伸展性好,子宫收缩力强,难产机会少,故危险性也小。30岁来说,还可以算是生育的黄金年龄,如果没有其他疾病,且恢复好的话,符合生育指标可以考虑二孩。

问题二:两次怀孕间隔多久比较合适?

妊娠间隔因人而异,这主要取决于孕妇第一胎的分娩方式。如果第一胎是阴道分娩,建议母乳喂养结束后,月经量恢复正常再怀孕。临床上 一些女性在哺乳期怀孕,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可以综合考虑家庭、工作等因素选择继续妊娠。北京协和医院生殖内分泌主任,现北京天伦不孕不育医院特聘专家何方方教授指出;如果第一胎是剖腹产,一般认为两年以上再怀孕比较安全,以免因为瘢 痕没有愈合好而出现危险。不过现在也有研究认为,如果剖腹产手术后恢复得很好,已经超过一年,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等风险也比较低。但处于安全考虑,当然是间 隔的时间越久,子宫才能恢复地更好,但也要考虑年龄因素。如果间隔时间过短的话,第二胎子宫容易破裂,导致大出血,甚至会危机母子生命。如果有条件的话尽 量去咨询医生看恢复情况是否适合要“二孩”。

问题三:头胎剖宫产二胎能顺产吗?

头胎剖宫产,生二胎时是是否还需要剖宫产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头胎剖宫产的指征:也就是说头胎为什么做剖宫产手术。如果是因为骨盆狭小,再次分娩仍需剖宫产。如果因为胎儿偏大或胎位不正,再次分娩需重新评估胎儿和骨盆情况。如系胎儿宫内缺氧,胎心异常行剖宫产,再次分娩如不再出现以上情况,则不一定需要剖宫产。

(2)头胎剖宫产后刀口愈合情况:如果手术时刀口缝合不好,有感染或切口血肿等情况,再次分娩易选择剖宫产,避免发生子宫破裂。当然刀口的愈合情况还与产妇术后身体状况及体质有关,如术后贫血,子宫局部水肿及全身营养不良等和瘢痕体质均影响子宫切口愈合。这种情况下,选择剖宫产是比较安全的。

(3)二胎分娩时,医患之间是否充分沟通:再次分娩并不一定必须剖宫产,如无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仍然可以试 产。在试产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如有异常,积极处理。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患者追求“绝对医疗安全”,医生恐惧医疗纠纷发生,绝大多数选择了再次剖宫产。事 实上,在没有医学必要的情况下选择剖腹产手术的产妇,比自然分娩的产妇患产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要高很多。

问题四:第一胎没有做孕前检查,第二胎需要做吗?

由于目前要“二孩”年龄主要徘徊在35岁左右,他们的性生活史比较长,接触病原菌的机会较多,甚至身体已经潜伏某种疾病,再加上由 于年龄的增大,卵巢储备功能逐渐下降。因此,准备要“二孩”的育龄夫妇都需要到医院做个孕前检查,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也做下染色体检查。有研究发现:35 岁以上的人群胎儿患21三倍体的概率是1/35。为了优生优育,一定要做好孕前检查,尽可能保证胎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