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对幼小婴儿来说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宝宝健康成长,家长们需要根据月龄为宝宝提供合适的喂养方式。下面我们详细介绍各种喂养方式:
1. 1-3个月龄的小婴儿主要以吮奶或奶瓶喂养为主。在喂养过程中,可以通过母乳或配方奶来补充维生素D。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可添加维生素D10微克(420国际单位),以滴剂为宜,如浓鱼肝油滴剂每日2-3滴。在喂养过程中,还可以添加菜水或果汁,如山楂汁、桔汁、西红柿汁、胡萝卜汁、青菜汁等。
2. 4-6个月龄的宝宝开始学习进食。在喂奶的同时,可以逐渐添加鸡蛋黄。从1/6个开始,逐渐增加到1/4、1/2个,最后到一个。此外,奶粉可以用部分粥米汤代替温开水来调配。在添加糊状食品能力确定后,可以添加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卜泥、豆腐糊、蛋黄泥、鱼肉糊、营养米糊、厚奶糕(母乳不足者)、牛奶粥、水果藕粉、米粉粥等。
3. 7-9个月龄的宝宝可以添加碎菜、蒸鸡蛋羹、猪肝泥、蟹虾肉泥、鱼肉泥、牛肉末、猪肉末、鸡肉粥、烂面条、嫩豆腐、饼干、面包片等。
4. 10-12个月龄的宝宝可以添加虾末菜花、蒸肉豆腐、豆制品、鱼、肉末、面条、软饭、饺子、馄饨、小蛋糕、燕麦片粥等。
在添加辅食食品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根据婴儿消化能力及营养需求,逐渐增加品种,先试一种,待3-4日或一星期婴儿适应后,再添另一种。
2. 添加量应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淡至浓,逐渐增加。
3. 小儿患病或气候炎热时,应适当停止或延缓增加新食品,以免发生消化不良。
4. 每次添加新的辅食品后,应密切观察其消化情况。如发现大便异常或其他情况,应暂停喂此种辅食,待大便恢复正常后,再从开始量或更小量喂起。
5. 小儿个体差异大,需要灵活掌握增添辅食品的品种、数量及开始月龄。
此外,在添加食物时,还需要注意卫生,原料要新鲜,现做现吃,吃剩的食物不要再给婴儿吃。婴儿餐具要固定专用,除认真洗刷外,还要每日消毒。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