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批次进口乳品不合格:揭示食品安全隐患

2023-10-04 11:06:26 作者:sn_lsj 123人浏览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近年来,由于多次奶粉问题事件的发生,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今年加大了对进境乳制品的把关力度,对首次和非首次进口的乳制品增加了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同时,对境外生产基地也进行了更严格的监管,并建立了境外企业注册管理与口岸检验检疫的联动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并追溯分析发现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注册企业将采取风险警示、加严监管、撤销注册等措施。

据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一期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名单,去年12月共有359批次进口食品、化妆品不合格,其中包括进口乳制品。这些不合格产品的原因各不相同,如来自澳大利亚的宝莱牌脱脂调制乳,共有528千克不合格,原因是“超过保质期”;来自德国的黑森林超高温灭菌放牧低脂牛奶,共有123.84千克不合格,原因是“标签不合格”;来自韩国的首尔每日奶油,共有2340千克不合格,原因是“超过保质期”;来自德国的2批次优乳天地婴儿配方奶粉,共21.6千克不合格,原因是违规使用化学物质L—酪氨酸和L—色氨酸。

在过去几年,质检总局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中,每个月都有多批次来自各国的进口乳制品上黑榜,引人注目。据新华食品统计,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公布的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不合格进境乳制品共有430批次,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分别以检出60批次、43批次、32批次,列第一、第四、第六,所占列不合格乳制品批次分别为13.95%、10.00%、7.44%。

广东检验检疫局也证实了这一情况。2014年1-10月,广东局辖区进口乳制品共检出343批不合格,其中标签标识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的312批占91%。其他不合格原因包括微生物超标、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超保质期、腐烂变质、未获进境动植物审批等。

据严卫星透露,国外乳粉同样存在一定质量问题,且标准不太适合中国人的体质。国外乳粉在生产过程中依据的标准不同,对于乳粉里的添加物质,有些国家允许添加,而我国可能根据国情制定的标准则不允许添加。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生育帮版权文章 生育帮版权文章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