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nsnb.com提供
《童童爸爸和他的孩子》
童童爸爸在生活中的任何举动都显得格外认真和严谨。最近他带着4岁的儿子童童去医院进行视力检查,结果发现儿子连续多次测试的视力都没有达到1.0的标准,让童童爸爸感到忧虑。他不禁想问:童童的视力是否真的不正常呢?
实际上,许多家长都曾遇到类似的问题。幼儿视力检查不能简单地按照成人标准进行,因为孩子的视力发育尚未成熟,视力水平逐年提高。一般来说,3岁后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经过指导、稍加合作就可以进行视力表检查。3岁儿童视力可以达到0.6左右,4岁儿童的视力可达0.6-0.8,5岁儿童可达到0.8或者更好,6岁儿童视力发育接近完成,大部分可达到1.0。
然而,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检查结果只能作为参考,诊断结论还需正规眼科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一旦发现视力异常,应及时进行矫正,不要错过视力发育的敏感期。
【家长必读】
1. 强化干预
阳光下眯眼,儿童斜视“露马脚”。
【生活实录】
大家都夸亦非的大眼睛漂亮有神,可是最近7岁的亦非在太阳底下总喜欢眯起一只眼睛来。经医院仔细检查之后才发现,孩子患上了外斜视。直到此时,亦非妈妈才回想起来,平时亦非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或看远处时,双眼会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家长描述的以上这些亦非“与众不同”的情况,其实都是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表现。由于这类患儿双眼融合能力及立体功能尚好,因此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双眼会维持在正常的位置。但当思想不集中、疲劳或看远处目标时,眼位就会出现向外偏斜的现象。而患儿在强烈的阳光下出现眯眼,也是因为阳光照耀视网膜,破坏了融合,产生眼位偏斜,造成复视,患者为了克服视物重影主动地闭上眼睛。
【家长必读】
1. 对于儿童早期斜视切不可大意麻痹。针对15度角以下的外斜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眼”训练,但这一方法对大角度外斜者则无效。治疗间歇性外斜视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手术。
2. 家庭光环境,雷区知多少
为了让小艾做作业时不感到眼睛疲劳,妈妈特意花了不少钱买了一盏护眼灯,希望以此来保护小艾的视力。那么,是不是仅仅买了护眼灯就能真的起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目的了呢?其实小艾妈妈的做法反映出这样一个观念雷区:她忽视了家庭光环境调节对于视力保护的作用。
一般来说,护眼灯的运作机理是用变频电子镇流器改善了普通日光灯频闪的缺陷,使灯光看起来比较舒适不闪烁。不过,如果学生习惯晚上只开着护眼灯看书,视野中只有书本得到照明,而周围的环境却一片漆黑。那么,眼睛将失去远处物体的参照物,这会使人眼的调节系统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造成视觉疲劳,久而久之很容易造成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家长必读】
1. 家里使用护眼灯时,要注意灯周围要保持一定的亮度。最好能让一定范围内的空间都有光亮。使用护眼灯还要注意避免光线直射,灯应该摆放在眼睛的左侧前方。另外,购买时应尽量选择光线柔和不刺眼的护眼灯,合格的护眼灯上都贴有通过国家产品认证的“3C”标志,如果没有认证标志的千万不要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