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湿气重是很多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一般来说,大多数人会想到红豆祛湿,但有时在孩子的身上效果不佳。那么,孩子湿气重该怎么办呢?
谈到湿气,大多数人会想到各种祛湿小妙招。但有时,即使尝试了各种办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般的人,都不了解湿气还分为寒湿和热湿。在没有判断出孩子的湿气是寒湿还是热湿的情况下,所有的工作都是白费功夫。
孩子体内的湿气主要来源于自然界的湿润天气以及吃的肉类食物。湿气来的快,而且最喜欢和体内其他的外邪纠缠在一起。比如说,湿气遇到寒邪,就形成了寒湿;遇到内热,就形成了热湿。如果体内同时存在外邪和湿邪,孩子肯定是同时有寒湿和热湿。
那么,我们要如何给孩子去除湿气呢?首先要知道,湿寒与湿热这两种湿气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家长们如果可以掌握这两种湿气的症状,就能够及时分辨出孩子体内哪种湿气更重了,就可以对症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表囊括了两种湿气的不同表现,家长们一定要收藏哦!在了解了不同湿气的不同表现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孩子体内这热与寒从何而来。
热湿的热从何而来?根据昨天老师的建议,如果孩子积食了,来门店推拿,老师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再吃肉了,吃几天蔬菜调理一下。而家长们就会疑惑地说:“不吃肉怎么行啊?孩子不吃肉,哪里有劲走路,怎么长肉长个啊?”由此可见,家长们平时在家里,总是偏爱给孩子吃肉,当孩子运化食物的能力不够的时候,就会导致孩子积食了。食物堆积在孩子的体内,时间一长,就开始发酵发酸产气产热了。这是导致孩子体内内热的重要来源!
这内热一遇湿邪,就变成了湿热。寒湿的寒从何而来?湿寒相对于湿热而言,就比较简单了。寒气的主要来源,就在于孩子吃了过多的寒凉、生冷的食物,或者是受到了外寒。寒气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候,会让孩子的体内的阴阳失去平衡,而且会让孩子的热能急剧降低。从而在体内形成了寒气。
积如何应对寒湿和热湿?脾主运化,除了运化食物之外,还运化体内的水湿,但如果体内水湿过多或者脾虚弱,运化不了这些水湿,那么部分水湿就会作为垃圾滞留在体内。当这些水湿遇上了内热或者寒气的时候,就会形成湿寒和湿热了。所以,湿气形成的根源,还是在于脾的运化不足。
因此,我们在调理过程中,除了对症护理,还要兼具补脾。保证脾的正常运化,那么湿气才不会“嚣张”。
湿热的根本在于减少内热。孩子如果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很容易吃出病。像肉类、甜食、膨化食品是宝宝最爱的,但宝宝吃了,确实最不容易消化的,会增加孩子的脾胃负担。对于这些食物,一定要忌口,即使不能做到不吃,但是一定要控制量,减轻脾胃的负担,从根本上减少内热的产生。可以给孩子食用一些去湿的食物,比如说冬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这些食品有去湿的作用。
湿热的孩子可以多吃红豆粥,还能够减少便秘哦!
寒湿的根本在于减少寒孩子体内的寒气,主要来源于两种方式,第一是孩子吃了太多的寒凉食物,第二是受寒,所以要去除湿寒,就要杜绝寒凉食物的摄取,以及注意保暖。在这里要提醒一下,小宝宝在洗澡的时候是最容易受寒的。因为毛孔都舒张了,如果未擦干、未穿衣就去到低温处,外寒就直接入侵到孩子的体内了。有些孩子洗完澡后,就开始流鼻涕、发烧,就是这样的原因。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祛除热湿就是要减少垃圾的产生,也就是避免内热,而祛除寒湿就是要减少寒的产生。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湿邪不是一日形成的,也不可能一日祛除。湿气的预防和湿气的祛除,都是在于平日的护理。每天花几分钟给孩子做推拿,晚上睡前给孩子泡脚,有足贴的给孩子贴上足贴,都是非常好的祛湿邪的方法。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孩子精神好多了,孩子的阳气充足了,就不会让湿邪动不动就去勾搭热邪、寒邪,让宝宝出现各种小症状啦~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