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由于其胃肠道尚未完全发育,喂奶时可能会出现吐奶的现象。然而,这种现象会随着月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在此过程中,妈妈需要注意喂养的方式,不当的喂养方式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吐奶现象。每次喂奶结束后,妈妈应将宝宝抱起,将宝宝的头靠在自己的肩上,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大约5分钟左右,让宝宝打几个嗝,直至宝宝将喂奶时吞入的空气排出。
对于0到3个月的宝宝,他们在哺乳时很容易疲劳,甚至可能在哺乳的过程中睡着了。这时,妈妈可以轻轻将宝宝弄醒,继续哺乳,不要让宝宝养成含着乳头睡觉的不良习惯。同时,妈妈在哺乳时也不能睡觉,因为如果妈妈睡着,可能会导致乳房堵住宝宝的口、鼻,从而导致宝宝呼吸困难或缺氧,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在第二个月开始单纯的母乳喂养,可能会显示出乳量的不足,因此需要额外的辅助饮食。可以考虑进行混合喂养,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然而,切忌不要过量为宝宝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维生素A,如果一天内补充达到6000微克,一个月后宝宝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皮肤红斑、听力减退、神经系统损伤等中毒症状。因此,无论是足月新生宝宝还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宝宝,在7个月之前不宜多吃胡萝卜。
在给宝宝哺乳时,要注意卫生,保持乳头的清洁,喂奶前应将手洗干净,用温水擦洗乳头。在每次喂奶前还要给宝宝换好尿布。为了保持两侧乳房都有排空的机会,可以先喂一侧乳房,吸空后再喂另一侧,哺乳结束后用软布擦洗乳头。
如果妈妈患有活动性结核、癌症、重症的肾脏疾病、精神疾病、糖尿病以及急性传染病等,或者母亲患有某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宝宝中毒或出现成瘾现象,应立即停止母乳喂养,改选其他喂养方式。如果母亲的乳头出现皲裂并发生脓肿,可以暂停母乳喂养,并需要按时挤出乳汁,以免母亲病愈后无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