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兴兴怀个孕,想必准妈妈们都害怕出现“腹痛、见红”这些流产征兆吧!孕早期肚子一痛、阴道一出血,就宛若惊弓之鸟,寻思是不是要保胎了。
出现流产症状,就是孕酮过低吗?
只能说孕酮过低可能会存在流产风险,但并不是导致流产的原因。因为引起先兆流产的原因有很多,如染色体、胎盘、子宫异常等;而且孕酮水平本就存在个体化差异,以致孕早期的孕酮值并没有一个标准值。
另外,不是所有流产都会出现孕酮低的症状。有研究对已经出现阴道出血的18孕周以内的孕妇进行孕酮检查,只能发现其中87.6%的孕酮水平是降低的。
孕酮低=需要保胎?
临床上不乏有这样的案例——怀孕出血,超声检查是正常的,但查血结果是孕酮低;还有的查血结果是孕酮低,但HCG值却很正常,再次抽血查孕酮,复查结果却又是正常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需不需要保胎呢?
其实,早期怀孕出血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主要是提醒孕妈们注意检查怀孕的不良后果。但由于孕酮的不稳定性及检查方法的不同,检查结果经常会出现偏差,所以才使用孕酮和HCG联合检查的方法。如果只是孕酮低而HCG正常,有的是本身激素水平的原因,有的是一过性的激素水平变化,甚至有的单纯是检测出现误差,应再次复查或以HCG结果为主。
并且,医生应仔细询问病人月经情况,比如孕前的月经间隔是否时间短、是否有月经不调等情况,以排除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出血和孕酮低。医生不应轻易建议孕妈们使用保胎药物,而应先仔细检查出血原因,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因为怀孕出血多数是胚胎不正常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激素水平异常只占很少一部分,盲目保胎有时会影响正常的诊断和处理。
黄体酮是什么?如何保胎?
在女性月经周期中,卵巢排卵后形成黄体,直径1~2cm,色黄如野菊花,能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黄体酮就是黄体分泌的天然孕激素。在它的作用下,子宫肌的兴奋性和敏感性都会降低,同时还会抑制母体的免疫反应,帮助胚胎更好地生长。
目前临床上用的黄体酮注射液是从大豆、山药等物中提取,经过一系列化学改造,形成的天然孕激素。由于它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产量高,算是临床上既实用又便宜的药品了。
而保胎,就是用外源激素来补充孕妇体内自身激素分泌的不足,促进胚胎生长发育。目前多数医院会开出“黄体酮”作为保胎药,这也是临床上应用较广的保胎药。当检查发现孕酮低时,医生会建议注射黄体酮,甚至很多孕妈主动要求注射黄体酮。但实际上,只有在孕妇自身激素不足的情况下,外源性的保胎药才会起作用。
黄体酮安不安全?有没有副作用?
如果是胚胎异常(如染色体异常、唐氏异常等),胚胎分泌激素不足,这时如果大剂量使用外源性激素保胎,结果就是本应流产的胚胎,硬生生被保了下来,结果可想而知。并且,过量的孕激素会导致很多男性胎儿出现肾盂扩张甚至肾积水、生殖器发育异常;女性胎儿青春期后出现生殖器官肿瘤;同时会影响孕妇的食欲及体内水代谢。过量的HCG还可影响妊娠期的唐氏筛查结果。
但就几十年的临床观察而言,只要黄体酮计量控制在治疗范围之内,对宝宝健康就是安全的。治疗计量除了参考用量(10~60mg/日)外,最好在受孕后每周测定1-2次血中孕酮水平,一般维持在25ng/ml以上比较放心。孕前黄体酮不全者,用药时间可持续至孕12周左右。
总而言之,医生的判断和临床经验都是十分重要的。
黄体酮保胎,怎样才靠谱?
既然黄体酮保胎如此有效,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时候使用?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使用呢?
1、什么情况下使用黄体酮保胎?
如果女性在非孕期出现经前点滴流血、经后淋漓不净,再加上基础体温测定、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及激素水平评估等,多可明确诊断是否是黄体酮功能不全。黄体功能不全为先兆流产的常见原因之一,妊娠黄体产生的黄体激素是维持胎盘细胞和胚胎发育的主要物质,所以,黄体功能不全且排除合并胎儿发育畸形的孕妇,就可以给予黄体酮保胎了。
不过,也有人认为,既然早期流产的很大原因是因为早期胚胎发育不良,属于自然的优胜劣汰,那就没必要硬去保胎了。虽然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也不能排除早期先兆流产与黄体功能不全有关,所以一切的前提都是先做好检查!
2、何时使用黄体酮保胎?
从怀孕4个月开始,子宫每天会不定时收缩几秒钟,医学上称为“无痛性收缩”,这属于正常现象。如果宫缩每小时大于3次,或伴有腹部下坠感、疼痛感、阴道出血、腰酸等,就属于早产的症状了,这时黄体酮的保胎作用依然有效。
3、如何使用黄体酮?
口服、肌注皆可,看医生按剂量给药。肌注黄体酮时,可用土豆片外敷,或热敷臀部,能缓解疼痛并预防形成硬块。
生殖医学中心
文章来源生育帮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