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医学中心介绍惩罚和鼓励都只是手段引导孩子做自己才是上策!

2021-11-13 09:51:47 作者:享生活 246人浏览
文章来源生育帮
文章来源生育帮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引路人。做好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就变得简单了。

  当孩子呱呱坠地,你是不是已经给他铺好了很长的一段路。上什么早教班、幼儿园、兴趣班,乃至于孩子以后的理想,都给他设定好了。

  嘴上说着民主,但内心却希望,孩子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如果有不顺利的时候,比如孩子不听话、叛逆,则希望通过惩罚和鼓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奠基石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在这所学校中,承担着“老师”的天职。

  成功考上哈佛的女孩刘亦婷,是一位优秀的小女孩。

  她听话、懂事、聪明又勤奋,她能考上清华,和她先天的秉性是密不可分的,但后天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哈佛女孩刘亦婷》中记录她的妈妈“狼性”的教育方式,她没有自由,只能全身心投入学习。妈妈不允许她打扮,哪怕是穿鲜艳的衣服。

  甚至,为了磨炼刘亦婷的意志力,父母还要求她徒手握冰块15分钟。

  现在刘亦婷在美国已经定居了,而且加入了美国国籍,在美国结婚生子。

  有人说,她父母的教育,太过“狼性”。但如若当初没有父母的狠心,刘亦婷可能也没有如今的成就,更不可能出书,让大家熟知。

  华盛顿曾有个砍樱桃树的故事,当时他的父亲没有责备他,夸赞他有诚实的品质。

  正是在父母的鼓励和言传身教下,华盛顿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踏入社会后,他周围的人发现,华盛顿遇到任何事情,都能有条不紊的办好。

  这好像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其实,这就是缘由他童年时期形成的优秀品质。

  Tips:孩子不同,家庭教育方式不一样,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质,进行合适的教育。

  如果父母有良好的品质,又严格要求孩子,他们必定会受益匪浅。

  惩罚和鼓励都只是手段,引导孩子“做自己”才是上策

  纪伯伦写道: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晓雯跟我说,他儿子每次都把玩具放得乱七八糟,罚站了几次后,还是如此。

  问儿子为什么要这样?儿子回答说:“白天小汽车要上路,都乖乖在一起那不就撞车了?”

  儿子的解释,好像有一点道理。惩罚过后,却没有效果,晓雯就不再惩罚孩子了,而是选择让儿子自己做决定,什么时候摆放玩具,收纳整齐。

  每次天黑了,儿子都会把玩具摆放好,根本不用妈妈叮嘱,因为“晚上玩具车要去加油了!”

  一位妈妈说,自己的儿子要竞选班长了,孩子很焦虑,不知道该准备什么?妈妈说,那你就想说什么说什么,不用准备了。

  等到竞选的那一天,儿子听过其他同学华丽而昂长的竞选稿后,直接走向讲台说:“我想当班长,我会为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务!”结果,儿子当选了。

  妈妈说,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只是做了引导工作。后来,儿子不想当班长了,也是直接走到了老师面前说:“我不想当班长了。”

  他没有因为老师的好言相劝而放弃自己的念头,真的就不做班长了。

  这两个案例,都是妈妈放手让孩子做决定,孩子得到了成长。

  因为她们发现,自己即使惩罚或者鼓励孩子,都不能让结果改变,还不如引导,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心理学家认为,惩罚和鼓励都只是手段,引导孩子“做自己”才是上策。

  如果你也能意识到这样的问题,让孩子做自己,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作为二胎妈妈,我是深刻意识到,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到底有多重要?这会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没有其他。

  生殖医学中心寄语:

  孩子最熟悉的家庭成员是父母,父母最熟悉的是自己的孩子。生活中多一点观察和理解,了解孩子的性格,明白孩子的需求,家庭教育路上,才能少很多荆棘!

   生殖医学中心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