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餐饮食原则

2021-12-11 10:05:52 作者:雨林 385人浏览
文章来源生育帮

对于刚刚生产完的女性来说,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大量能量令他们虚弱不堪,需要发好的静养,也就需要在饮食上好好地调理,如果在月子里调整不当的话,可能对日后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需要多加注意。现在就看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坐月子饮食有原则!

月子期补充正能量的8种食物

鲫鱼

这是最传统不过的月子菜了,鲫鱼汤一直被视为催奶圣品。传统认为,鲫鱼汤要熬得白,将鲫鱼肉炖得口感很差。其实,鲫鱼本身的营养价值很高,应该少炖些时候,让鱼肉保持鲜美,让妈妈把鱼也吃光。

黄雌鸡

具有消渴、小便频数、泄泻痢疾、补水气。治五脏虚损、肢体乏力,且能真精补髓。治疗产后体虚效果非常好。

红糖

红糖富含铁质,而且利尿,适当饮用红糖水对月子妈妈很有帮助,可以促进恶露排出、防治尿失禁。红糖属于温补的食品,吃得过多,会加速出汗,使妈妈身体更虚弱。饮糖水后不漱口,还会损害妈妈的牙齿。

猪手

猪手+通草+花生是催奶的好汤,花生能保持乳腺畅通、养血止血,可治疗贫血出血症,具有滋味养的作用。猪手富含胶原蛋白,可以帮助新妈妈保持胸部曲线,很适合产后妈妈食用哦。

鸽子

鸽子汤对剖腹产妈妈非常有益,可以收敛伤口。墨鱼汤虽然也有同样的作用,但是会让乳汁分泌减少,喝鸽子汤就没有这种后顾之忧,鸽子汤还有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哦

炖汤类

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促进食欲及乳汁的分泌,帮助产妇恢复身体。鸡汤,排骨汤、牛肉汤、猪蹄汤、肘子汤轮换着吃,其中猪蹄炖黄豆汤是传统的下奶食品。

鸡蛋

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含量高,消化吸收率高。吃的形式有煮鸡蛋、蛋花汤、蒸蛋羹,或打在面汤里等。传统上产妇坐月子时,每天至少要吃十个八个鸡蛋,其实两三个鸡蛋已完全可以满足营养需求,吃得太多人体也无法吸收。

小米粥

富含维生素B、膳食纤维和铁。可单煮小米或将其与大米合煮,有很好的补养效果。但不要完全依赖小米粥,因小米所含的营养毕竟不是很全面。

坐月子不能吃什么

1、寒性体质的妈妈

症状:面色苍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软,频尿量多色淡,痰涎清,涕清稀,舌苔白,易感冒。

坐月子不能吃什么:寒凉蔬果,如西瓜、木瓜、葡萄柚、柚子、梨子、杨桃、橘子、蕃茄、香瓜、哈密瓜等。

2、热性体质的妈妈

症状:面红目赤,怕热,四肢或手足心热,口干或口苦,大便干硬或便秘,痰涕黄稠,尿量少色黄赤味臭,舌苔黄或干,舌质红赤,易口破,皮肤易长痘疮或痔疮等症。

坐月子不能吃什么:荔枝、龙眼、苹果。

3、中性体质的妈妈

症状:不热不寒,不特别口干,无特殊常发作之疾病。

坐月子不能吃什么:饮食上较容易选择,可以食补与药补交叉食用,没有什么特别问题。如果补了之后口干、口苦或长痘子,就停一下药补,吃些上述较降火的蔬菜,也可喝一小杯不冰的纯柳丁汁或纯葡萄。

坐月子饮食有原则

原则1:依体质“量身打造”

自古以来中医就有“药食同源”的理论,即某些食物在为人体提供能量和营养的同时,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在产后,新妈妈若能合理饮食,完全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而如何科学饮食,则是要运用中医体质辩证的理念,根据体质的虚、实、寒、热四种类型,慎选性质不同的食物来促进产后调整。这里就为新妈妈们介绍三种产后常见体质的简单自测方法,以及专家的饮食建议。当然,但如果您的症状较严重,还是建议去医院就诊。

一、气虚型妈妈

这种类型的新妈妈产后面色偏黄,目光少神,口唇色淡,动辄出汗,头晕健忘,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结硬,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易于情绪不稳定,经常对宝宝或自己的身体状况过分担忧。

Tips:产后气虚者宜食用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再配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平补食物。

二、阳虚型妈妈

若新妈妈产后出现腰膝酸软、畏寒惧冷、下肢冷痛、头晕耳鸣、尿意频数等症状即属阳虚体质。

Tips:阳气为生命之本,阳虚体质者养生首要的就是扶阳固本,温阳散寒。中医认为“肾阳为根,脾阳为继”。产后阳虚质者宜适当多吃一些温阳壮阳的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平时应少生冷粘腻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

三、血虚型妈妈

血虚主要是机体失血过多或生血不足所致。妊娠期间孕妇对铁的需要量成倍增长,有的孕妇会出现生理性贫血。分娩过程中及产后的失血,加重了产妇贫血严重程度。若产后出现头晕眼花、心悸少眠、四肢麻木、面色发白或萎黄、肌肤无光泽、口唇指甲淡白、奶水质稀量少等症皆属血虚型。

Tips:养生重在养肝、健脾、补血。产后血虚者宜适当多吃甘、平、辛温食物,可选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及血制品为主,再加含量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等食物配合调养。

原则2:依阶段调整滋补重点

新妈妈在产后月子期,身体分为四个恢复阶段,应该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恢复需求,结合新妈妈的个人恢复状况进行“排、调、补、养”全面的膳食调理。

第一阶段(产后第一周):排排除恶露、愈合伤口:此阶段内,由于生宝宝的过程中,身体的相关脏器存在很多淤血,废物和毒素,排毒和愈合伤口是主要任务,饮食应以清淡为主,过早进补反而影响通乳。刚刚分娩完的新妈妈食欲低,所以饮食分量要小,少食多餐为佳。餐食的主要功效是补气血,愈合撕裂的创口,但在菜肴汤羹中尽量不要添“党参”“黄芪”等补气血的药材,因为在排除恶露的阶段使用此类药材会导致产妇活血,增加产后出血量,要等到恶露颜色减淡后再行添加和食用。

第二阶段(产后第二周):调修复组织、调理脏器,增乳强身,修复怀孕期间承受巨大压力的各个组织器官。此阶段伤口慢慢愈合,乳腺也较通畅了,哺乳期的妈妈每天需要大量的热量来提供给自身机体,食欲和食量也相应增加,饮食方面还是遵守少食多餐的原则,食材可选用能强身健体的牛肉、杜仲等原料;修补脏器的羊肉、猪肝、猪腰、枸杞;补血益气的红枣、当归。

第三阶段(产后第三周):补增强体质、滋补元气、促进乳汁分泌,调整人体内环境、增强体质,使肌体尽量恢复到健康状态。此阶段,各种营养元素都应均衡,补充要充分,食物的特点既要补益精血,又要促进母乳的分泌,强筋健体,同时为产后瘦身做准备。

第四阶段(产后第四周):养健体修身、美容养颜、恢复体力(进一步调整产后的健康状况,净化肌体,增强免疫力)。此阶段的饮食结构和上一阶段相差不大,增强肌体活力,增加抵抗力,增乳都是侧重点。

原则3:多元食材,营养均衡

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在月子里都要改掉,每天的食物品种要丰富。整个哺乳期都建议新妈妈们在饮食上讲究“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五色搭配、干稀搭配”。

荤素搭配荤菜和素菜合理的搭配才能保质保量的坐月子;荤菜、素菜的营养成分相互补充;荤菜补充人体所需氨基酸、蛋白质,锌,等微量元素;素菜补充维生素,同时可增加肠胃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干稀搭配干者可保证营养的供给,稀者则可提供足够的水分,所以汤里面的肉也要吃掉,营养才能全面哦!

粗细搭配经常吃些粗粮、杂粮,补充粗纤维,对于改善产后新妈妈常见的便秘现象有好处。

五色搭配食物五色分为绿、红、黄、白、黑,对应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色搭配,均衡补养。

原则4: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产妇在孕期时胀大的子宫对其他的器官都造成了压迫,产后的胃肠功能还没有恢复正常,所以要少吃多餐,可以一天吃五到六次。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则,既保证营养,又不增加胃肠负担,让身体慢慢恢复。

新妈妈们最好能够每日定点定量用餐,这样才能让身体尽快恢复,也更有利于乳汁分泌,所以为了自己的健康和宝宝的“口粮”,新妈妈们千万不要因为贪睡而错过用餐时间哦。

进餐时间:早餐7:30,上午加餐9:30,午餐12:00,午茶餐点:15:30,晚餐:18:00,睡前餐点:20:00

原则5:少油少盐,清淡为宜

月子里的饮食应清淡适宜,即在调味料上,如葱、姜、大蒜、花椒、酒应少于一般人的量,因为过多过杂的香辛料或者原材料,会影响产妇奶水的分泌,导致虚火上升,产生便秘、口舌生疮等症,并且通过乳汁还可能导致婴儿内热;食盐也以少放为宜,但并不是不放或过少。为了食物容易消化,营养保留全面,在烹调方法上多采用蒸、炖、焖、煮,不采用煎、炸的方法。

原则6:只增营养不增脂肪

“吃”是很多产后妈妈的一块心病,就是因为营养和脂肪之间的纠结。吃多了,怕身材发胖,不利于妈妈的健康和身材恢复;吃少了,又担心妈妈的元气无法恢复,母乳中的营养也会不够。所以如果月子里的饮食能够只增加营养不增加脂肪,那就当然最完美啦!

Tips:有一个小方法可以大致计算一下每日热量的摄入量。哺乳期的新妈妈需要比孕前的正常状态每天多摄入500千卡的热量,也就是说比孕前每天多吃500千卡热量的食物即可。我们通常按份计算更容易理解,能提供90千卡热量的食物为一份。半两粮、一斤莱、一个蛋、一两肉、半袋奶、四两水果都可以提供90千卡的热量。这样新妈妈就能大概知道哺乳期需要增加多少食量了。

原则7:春夏秋冬,顺时而养

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与四时变化息息相关。四季的变化时时影响着人体生物钟的运转,所以再进行合理食疗时,一定要顺四季而适寒暑,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有利因素,抵抗自然变化的不利因素,保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夏季天气炎热,气压低,人体容易受到暑气的干扰,出现多汗、食欲不振、身倦乏力、心气不足等症状。因此夏天要注意多吃苦瓜、黄瓜、西瓜灯绿叶蔬菜和瓜类食物,少吃羊肉、牛肉、辣椒、葱、姜等油腻辛辣的食物。

科学合理坐月子的10条建议

适宜的室内环境。产妇和宝宝的居室要安静、整洁、光线充足、温度与湿度适中,有较好的通风。夏日温度高时,要注意降温防中暑,冬天气候寒冷时,要注意保暖防凉。

保持安静。产妇与宝宝休息时,卧室要保持安静,避免噪音,以免突然的响声,引起婴儿不自主的反射动作。

保持空气流通。产妇“坐月子”期间最忌讳空气不流通。比如门窗紧闭、裹头扎腿,导致室内空气混浊,容易让产妇及婴儿患病。冬天可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每次半小时左右,避免过堂风、直流风,或者开窗通风时,产妇和婴儿可以到另一个房间。

坐月子不等于卧床一月。产后第一天孕妇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剖宫产的产妇在24小时候就可以起床做轻微的活动,这有利于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肠道蠕动,使大小便通畅。

衣着干净舒适。产后产妇新陈代谢旺盛,汗多恶露多,乳汁常溢出沾染衣物,容易引起细菌繁殖,引发多种感染,因此产妇的衣物要勤洗勤换,太阳下晾晒杀菌,以防疾病。

正常刷牙。月子里也要健康刷牙、漱口。产后牙龈娇嫩,建议用软毛质地的牙刷,避免冷水刺激,应用温水刷牙、漱口。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牙龈。

正常洗头。月子里适当的洗头和梳头对身体有好处。洗头水温适宜,在37℃左右,洗完后及时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避免被凉气吹。头发未干之前,不能立刻入睡,会导致湿邪入侵袭导致头疼、颈部不适。

正常洗澡。产后24小时后可以擦拭身体局部。产后1周可以淋浴。避免坐浴。控制好合理的水温,调整好浴室内的温度,把握好洗澡时间,可不太长,10分钟左右为宜。注意未愈合的会阴及腹部伤口处不要沾水。

饮食适度。饮食可以少量多餐,食物干稀搭配,荤素搭配,清淡为宜。

保持愉悦心情。产后身体内分泌激素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产妇情绪,应注意保持开朗情绪,避免烦心事。

月子期间应该禁忌哪些注意事项

月子饮食

最讲究月子里产妇的膳食。科学的膳食是关键。应根据产妇和婴儿的身体状况,制定营养、科学又美味的月子营养膳食。这样,既能保证产妇和宝宝的营养,又有利于产妇产后形体恢复。

宝宝护理

最专业的宝宝护理。权威专家指出:宝宝出生后的28天内为危险期,需要专业、用心、细致的呵护。角色的转变,使得新生儿父母等非专业人员不能为宝宝提供专业的护理,在宝宝出现各种不适(溢奶、呛奶等)或症状(黄疸、湿疹等)时,不能正确判断并作出即时处理。

产后心理

产后心理调节最重要。据资料表明,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近五分之一的女性患有严重产后抑郁。对宝宝健康和产妇产后恢复以及重返工作岗位是不利的,甚至于寻死觅活出现轻生。这时,新妈妈要学会排除产后抑郁。

忌不洗澡、不梳头

产后新妈妈汗腺很活跃,容易大量出汗,乳房胀还要淌奶水,下身又有恶露,全身发黏,几种气味混在一起,就应比平时更讲究卫生。产后完全可以照常洗澡、洗脚。及时地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环增加,加快新陈代谢,保持汗腺孔通畅,有利于体内代谢产物通过汗液排出。还可调节植物神经,恢复体力,解除肌肉和神经疲劳。

一般产后1周可以擦浴,1个月后可淋浴,不宜在澡盆内洗盆浴,以免洗澡用过的脏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洗澡时室温要保持在34—36℃,水温在45℃左右。浴后要迅速擦干,衣服要穿好,防止受凉。

产后恢复

最精心于“漂亮妈妈”。产后形体恢复已是产妇的必修课。产假过后,妈妈很快要投入工作,形体恢复对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如:面部护理、妊娠纹修复、乳房护理、纤体塑身等等。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话题:
上一篇: 猪蹄美容养颜吗
下一篇: 月子鞋准备几双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