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育

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一、我国城市儿童体重、身长、头围、胸围计量表

(长度:厘米重量:公斤)

男 性

年龄  身长   体重   头围   胸围

初生  50.6  3.27   34.3   32.8

1月   56.5  4.97   38.1   37.9

2月   59.6  5.95   39.7   40.0

3月   62.3  6.73   41.0   41.3

4月   64.6  7.32   42.0   42.3

5月   65.9  7.70   42.9   42.9

6月   68.1  8.22   43.9   43.8

8月   70.6  8.71   44.9   44.7

10月  72.9   9.14   45.7   45.4

12月  75.6  9.66   46.3   46.1

18月  80.7   10.67   47.3   47.6

25月  90.4   12.84   48.8   50.2

3岁   93.8  13.63   49.1   50.8

女 性

年龄   身长   体重   头围   胸围

初生   50.0   3.17   33.7   32.6

1月    55.5   4.64   37.3   36.9

2月    58.4   5.49   38.7   38.9

3月    60.9   6.23   40.0   40.3

4月   62.9   6.69   41.0   41.1

5月   64.5   7.19   41.9   41.9

6月    66.7   7.62   42.8   42.7

8月    69.1   8.14   43.7   43.4

10月  71.4   8.57   44.5   44.2

12月   74.1   9.04   45.2   45.0

18月  79.4   10.08   46.2   46.6

25月   89.3   12.28   47.7   49.0

3岁   92.8   13.10   48.1   49.8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身长是指头、躯干、下肢三者长度的总和,三者比例在宝宝不同阶段不一样。

出生时宝宝平均身长为50厘米左右。

第1年身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周岁时比出生时增长25厘米,大约是出生时身长的1.5倍。

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

儿童各个生长发育期的特点

我们一般将小儿时期划分为胎儿期(围产期)、新生儿期、婴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发育期,以便于根据各期特点来进行身体保健和疾病预防.不同年龄期有其独特的疾病发生,即使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年龄期的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别.

胎儿期

胎儿期是从卵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这个阶段,在母体子宫内约经过280天(40周),总称为胎儿期.最初2周为胚卵期,受精卵细胞不断分裂长大.胎龄2~12周为胚胎期,各系统组织器官迅速分化发育,基本形成,是小儿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的时期,如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发育受阻,可以导致各种先天畸形.12周后至出生为胎儿期,各器官进一步增大,发育逐渐完善,胎儿迅速长大.胎龄满37周出生的小儿为足月儿.这一时期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孕母的健康、营养、工作、环境、疾病等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当孕母受到不利因素侵扰(如理化创伤、营养缺乏、感染、药物等)时,可使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发生障碍.而引起死胎、流产、早产或先天畸形等不良结果.因此,加强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是十分重要的.

新生儿期

新生儿是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足28天,称新生儿期(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足7天又称围产期).这一时期新生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新生儿的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又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稳定、体重下降及各种疾病如产伤、窒息、出血、溶血、感染、先天畸形等,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根据这些特点,新生儿时期保健特别强调护理,如保温、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

婴儿期

婴儿期出生后28天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这个时期为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各系统器官继续发育和完善,因此需要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特别高,如不能满足,易引起营养不良症,最突出的是营养不良性贫血.婴儿期为什么要强调加辅食,特别是4~5个月时要加鸡蛋黄.就是为了增加铁元素的摄入量.孩子由母亲体内储存下来的铁质只够使用5~6个月,如不及时加辅食,孩子就会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因为缺乏血红蛋白而中空.如果补充铁质或增加辅食,贫血会很快消失.

婴儿期是婴儿由乳食向饭食过渡的时期.婴儿的消化吸收功能尚不够完善,易发生消化与营养的紊乱,很容易发生腹泻,这种腹泻往往伴有脱水及酸中毒等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的也会危及生命,与年长儿的肠炎、痢疾有明显的区别.另外,乳儿肝炎也是婴儿期特有的疾病.乳儿肝炎实际上是乳儿黄疸的代名词,并非我们平常说的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而是一组疾病的笼统诊断.这其中包括中毒性肝炎、胆道梗阻、胆道闭锁畸形等多种疾病,只是短时间内无法分辨清楚,又无有效的特殊检查方法查清楚.所以才做出这样不明确的称呼.婴儿期抗病能力较弱.来自母亲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力又尚未发育成熟,易患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并应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注意消毒隔离.

幼儿期

1周岁后到满3周岁为幼儿期.生长发育较前稍减慢,尤其在体格发育方面.活动范围渐广,接触周围事物的机会增多,智能发育较突出,语言、思维和应人应物方面的能力增强,是早期教育及培养好习惯的时机.但识别危险的能力尚不足,故应该注意防止发生意外创伤和中毒.饮食已经从乳汁转换成饭{菜.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仍然需要注意营养,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此时接触外界较广,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各种寄生虫的机会增加,加之孩子的先天免疫力已开始下降,孩子得传染病的发生率达到高峰,水痘、麻疹、腮腺炎、猩红热、百日咳、风疹、幼儿急疹、白喉、痢疾、乙脑、流脑、脊髓灰质炎等大多数传染病都在这个年龄段内发生.计划免疫的各种防疫针都在这个时期接种也就是这个道理.

学龄前期

3周岁以后(第4年)到入小学前(6~7岁)为学龄前期.体格发育速度已经减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好奇、爱问、喜模仿、知识面迅速扩大.能做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 己,比如穿衣、吃饭和洗漱等.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学会讲故事、背儿歌、跳舞蹈.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的习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学龄前期小儿防病能力有所增强,但孩子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是传染病继续发生的年龄,父母应经常注意孩子活动的环境中是否有某种传染病发生,应经常检查孩子有没有各种传染病的征象,如腮腺部位肿不肿,皮肤有无红疹及水疮.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止合并症发生.这一时期小儿喜模仿而叉无经验.故发生意外事故也多.应多加注意这些特点,做好预防工作.

学龄期

学龄期即7~14岁.孩子已经进入接受教育训练的学习阶段,智力发育日臻成熟,除加强营养外,锻炼身体十分重要.根据骨骼肌肉发育的特点培养良好的姿势,防止脊椎变形,防止近视及保护牙齿.一些婴幼儿少见的慢性疾病,如风湿、肾炎、结核、贫血发病率上升.

青春发育期

青春发育期即14 ~20岁.此期是人生体格发育的第二次飞跃,并由于内分泌发育而出现了性发育,由此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月经、遗精、变声、痤疮、性格变化等,这些本来是生理性改变.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导致疾病.不少疾病,如结核、哮喘、结缔组织病,在这一阶段均经历着严重的考验,有的会自然痊愈,有的则急剧恶化,甚至危及生命.由于锻炼和游泳等出现的溺水、骨折、外伤等意外事故也增多,应注意预防.

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儿童的成长包括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成长中的儿童在各年龄阶段身心都有较大变化.

身体的发育身体的发育指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孩子一天天长大,身体的各器官、系统也逐渐发育成熟.生殖器官在10岁以前几乎没有什么进展,而在10岁以后青少年期才迅速发展.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大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部分,其发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极为重要.出生时新生儿的脑重量为390克左右,第1年脑重量增加最快,3岁时,发展到900~100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量的75%.心理活动也有相应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八九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听懂简单词语.例如,成人一边招手,一边说“再见”,同时另一人把着孩子的手,让他被动地招手,经过多次重复训练,孩子就在这一词的声音和动作之间建立了暂时的联系.先是看到别人招手,说“再见”时,他会主动招手,则不需动作,只要听到“再见”这个词,就会主动招手.

1岁左右的婴儿能听懂的词有10 ~20个,而最先学会的词通常是“妈”.因为妈妈和他接触最多,是最亲近的人,同时,“妈妈”一词发音较容易,成人常以“妈妈”这个词开始教孩子说话.

1~3岁时,儿童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发展,首先是理解语言的能力大大加强,继而学会单词、简单句,直到能用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在正常教育条件下,2岁左右的孩子能说出简短的句子,例如,“我要吃糖”“妈妈好”“我和哥哥玩”等.3岁的词汇量已达1000个左右,句子结构也逐渐完整.这时儿童喜欢与人交谈,爱听童话故事,并能理解内容.

认知能力的发展2~3岁的儿童感知觉渐趋精细,能辨别黄、红、蓝等基本颜色,能辨别上下、远近、室内室外、白天黑夜等,掌握了一定的空间、时间概念.“注意力”和“记忆力”不断发展、丰富,能短暂集中注意于某一事物,能按照成人提出的要求完成一些简单任务,如坐下、自己吃饭等c此时,记忆多为自然记忆,能记一些儿歌或简短的故事,但不持久、易忘,需经常练习和强化.2~3岁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常根据直觉来行,思维比较简单,常常在行动中进行,例如,问孩子样才能把桌上的汤匙拿下来,他并不回答你,而是上跑过去拿.幼儿能对事物做简单分类和概括,知.这是布娃娃,那是小汽车,哪些是能吃的东西,哪些,玩具,但还不能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来做概括,因他对抽象的名词概念还不能理解、接受.情绪和个性的发展1岁的婴儿已有恐惧、愤怒、.恶、快乐、依恋和怯生等情绪表现.整个婴幼儿时期r情感表现最大的特点是冲动、易变、外露.年龄越小,这一特点就越突出.例如,一个二三岁的孩子,如果心爱的玩具被同伴抢走,会立即放声大哭,或者边哭边抢,在短时间内,完全听不进劝告,只有把玩具还给他,才能停止哭泣.此时,情绪极不稳定,常常喜怒无常,或易哭易笑.婴幼儿依恋母亲.一旦分离,则易产生焦虑.在父目长辈的呵护下,婴幼儿会产生满足感,促发群体意识的形成,增强了依恋情绪,这是儿童早期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中心.依恋通常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而失去依恋产生的焦虑体验将影响其成长和早期教养,应将婴幼儿时期的失去父母依恋的焦虑体验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感到舒适、安全.

影响孩子体格发育的因素

影响孩子体格发育的因素归纳起来有内因和外因两大类,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着孩子生长发育的速度和限度.

内因:包括先天遗传和孕母的健康情况.父母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携带着遗传信息,决定着孩子体格发育的特点,如皮肤、头发的颜色、脸型特征、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等状况.孕期母亲的营养、情绪、所处环境、疾病等因素都影响着孩子后天的发育.孕期反应强烈,饮食单调,孕母营养不良或贫血都会使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并影响其以后的生长发育.另外,男女孩生长发育各有特点,一般女孩平均身长、体重较同年龄男孩小.女孩骨化中心出现较早.因此在评价小儿生长发育时男女标准应分开.

外因:包括孩子的营养、睡眠、疾病和环境等.丰富和均衡的营养饮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可以使小儿的体重下降或超重,从而进一步影响体格的发育’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因此,家长在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热能、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同时,还应注意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充足的睡眠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基本要素,睡眠时体内分泌大量的生长激素,促进孩子的生长,固此,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倮证孩子每日睡足10个小时以上,将有助于孩子体格的发育.

疾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如甲状腺功男女功能低下、类风湿病、慢性心脏病、贫血、结核等均会影响孩子的体格发育,一般的说,急性感染常使体重减轻,慢.性病则同时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增长,所以要积极地防治疾病.充足的日光照射,新鲜空气,优美的环境和适度的体育锻炼是小儿发育的助推剂,家长应积极地改善环境,督促和鼓励孩子多运动,如跳绳、跑步、爬山、玩单杠和摆腿等运动,以增强和促进孩子的体格发育.

儿童生长发育缓慢怎么办?

想长得高又壮,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钙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矿物质镁及锌.

蛋白质是构成及修补人体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组织的基本物质,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发育迟缓,骨骼和肌肉也会萎缩.肉类、海鲜和牛奶等动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质来源,植物性来源则可以从豆类、榖类及核果类中获得.

钙质则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进生长并增加骨头密度.所以每天喝两杯牛奶,是累积骨本的好方法.

维生素D是另一个令骨头强健的营养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鲑鱼、鲔鱼等鱼类中获得外,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人体便可以自行制造维生素D.

矿物质锌特别是发育时不能缺少的营养素.荷兰的研究发现,发育期间如果锌的摄取不足,会导致发育不良的结果.另外根据国外多项研究也显示,摄取足够的锌,可以减少腹泻的发生.富含锌的食物有肉类、肝脏、海鲜(特别是牡蛎)、蛋及小麦胚芽等.

铁质对生长发育也很重要,所以应该吃些瘦肉、动物肝脏、蛋黄或是深绿色蔬菜来摄取足够的铁质.

牛奶牛奶不仅含有优良的蛋白质、容易吸收的脂肪,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钙质、维生素A和核黄素,这些是儿童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尤其应强调的是,牛奶中钙质很容易被吸收.含锌丰富的食物缺锌儿童可引起食欲不振,味觉失灵和生长发育迟缓.想使儿童长高,应经常向他们提供含锌丰富的食品,如瘦肉、动物肝脏、豆类和粗粮.鸡蛋、鸭蛋蛋类可向人类提供最优良的蛋白质,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A和少量的铜等,这些都是儿童生长发育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当前儿童缺铁性贫血比较普遍,对身体长高十分不利.所以,孩子们要想摄入足够的铁质、铜质和优良蛋白质就应吃鸡蛋和鸭蛋.酥鱼或鱼罐头鱼肉中所含的蛋白质是优良蛋白质,它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值都与人体很相似,有助身体发育,最适于儿童食用.将鱼做成酥鱼或鱼罐头后,骨和刺就都可以吃了.这不仅便于孩子们食用,还能使其摄入更多的钙质.钙是人的骨骼生长的重要物质,植物性食物所含的钙质又不易被人体吸收,因此,常吃酥鱼或鱼罐头食品可以帮助孩子长高.此外,供给孩子的食物种类应尽量齐全,主副食多样化,切忌择食、偏食.缺乏任何一种营养素,都会妨碍孩子的生长发育.

儿童发育:影响身高的因素

身高、体重指标,不但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而且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相吻合.身高是对人体纵向各部分的长度与比例而言,原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19~23岁,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

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种族、内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龄18岁比11岁者平均高出5厘米)、远近亲婚配、医学进步等等.

1、遗传

生长发育受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营养、体育锻炼及各种生活条件因素共同影响.但在诸多影响身高的因素中,遗传是比较重要的.人体从一个单细胞的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复杂的多细胞个体,从一个幼小的胎儿发育成一个体格健壮的个体,均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体长的遗传力高达0.75~0.92,尤其对女儿的影响更大,遗传力高达0.85~0.92.即是说,男身高有75%~92\\%、女有85\\%~92%,受到遗传变异的影响.男最高只有25%、女最高仅有15%取决于后天其它因素.证明遗传对子女身高起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体重受遗传基因的影响较小,男63%、女42%受遗传影响.男有37%、女有58%取决于后天环境因素.可见后天环境对体重的影响较大.

2、营养

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即维持正常生命、发展身体、从事活动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特别是人体两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内,保证供给质优量足的营养,并使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锌等)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比农村同龄人平均高出2~4厘米,原因之一是城市营养好于农村.仅以蛋白质为例,身高的营养特别是由蛋白质“堆起来的”.已知在人体或自然界的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要靠营养来提供.食物能提供足够的8种必要的氨基酸,这就有利于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使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骺软骨的生长发育.以赖氨酸为例,日本将六对孪生婴儿分成两组实验,第一组供给正常营养,第二组在正常营养中再加赖氨酸,实验13200小时后检查发现,第二组婴儿比第一组高1.7厘米,体重多1千克.对学龄儿童实验证明,每餐面包中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和体重均显著超过其他学龄儿童.有的国家还在儿童青少年午餐面包中加25克黄豆粉和适量的钙、铁、维生素,半年后这些儿童青少年比吃普通饮食的儿童青少年重2.62千克,高0.9厘米,血色素高3.4克.原因是蛋白质不仅是人体的“建筑材料”,而且是参与人体重要生理活动的酶、激素、血红蛋白、肌纤凝蛋白以及构成人体支架的胶原蛋白的重要物质.同样,母体的营养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果饮食中缺乏某种营养素,将会引起胎儿的畸形.

营养不良既会影响生长发育,又会影响大脑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相反,营养过剩,会导致肥胖症,同样有损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3、体育运动

在诸多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中,最积极而又有效的因素莫过于体育运动.影响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的是肌肉衰弱.多运动是儿童和少年长高的生理需要.因而体育运动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都证明,坚持运动的儿童青少年与不运动或缺少运动的同龄儿童青少年相比,胸围、肺活量、握力分别增加5~8厘米,500~1500毫升、4.6~5.7千克,坚持锻炼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辽宁一所小学的调查资料,经常参加学校或少体校训练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身高平均高出4厘米,体重多2千克,肺活量大200毫升.原苏联极北地带儿童,在没有日光的极夜,活动积极性低落,个子虽高,骨架也不小,但体力差、耐力弱,和同龄的南方儿童比较,握力少8千克,跳远成绩差9厘米,跳高成绩少3厘米.这些都证明,体育运动不但能促使长高,而且还影响身体机能的改善与运动能力的提高.

4、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体生长发育,以环境基本因素中自然环境(人类生态系统中围绕着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对身高的影响为例,一般来说,热带和温带的儿童青少年性成熟较早,身体发育水平稍差一些;中国科学院儿科研究所1975年调查后,对17岁年龄组的平均身高(厘米)分析得出:男性,北京168.7、武汉167.8、广州164.7;女性,北京157.7、武汉157.3、广州155.3.从1982年我国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的调研证明:北京7~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与湖南同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相比,要高出2.5~4.6厘米.以上两例调查均证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高有北高南低的趋势,这种趋势,除了与食物品种有关外,还与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光照时间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心理因素可以说是情绪的总和,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就是情绪的表露.情绪世界是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给人体的感受是高兴、愉快、幸福或是忧伤、痛苦、失望,直接影响人的一切活动.突然的、强烈的、持久的情感剌激就会影响人体的脏腑、气血的活动、大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忧伤、压抑、生闷气等就容易使儿童青少年患各种疾病而影响生长发育.临床观察证明,精神受过严重剌激的儿童,不但容易患各种疾病,而且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造成未老先衰.这就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了大脑和内分泌的功能的结果.因此,给儿童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特别是家庭应在正面启发、疏导的前提下,给孩子以温暖、抚爱、关怀,使其心理上得到必要而又是正常的满足,精神充实,心情愉快,身心健康成长.

5、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的内容包括极广,如饮食、运动、卫生、睡眠、作息制度、劳逸结合情况等等.改善某些生活习惯同样有助于长高.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国民从1892~1926的34年之间,平均身高增加了2.23厘米.主要原因在于过去绝大多数国民有盘膝而坐的习惯,随着时代的进步,盘膝而坐逐渐被坐椅子所代替,这就促使了下肢骨骼的生长以育.身体姿势也影响身高,当人体进入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青春发育突增期),肌肉增长速度大大落后于身高的增长,因而肌纤维细、横切面和体积小,肌肉力量差.

牛奶是孩子最好的营养品

牛奶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物美价廉、食用方便,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人称“白色血液”,是最理想的天然食品.儿童喝牛奶有哪些好处呢?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又有什么影响呢?

奶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酪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乳蛋白等,所含的20多种氨基酸中有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奶蛋白质是全价的蛋白质,它的消化率高达98%.乳脂肪是高质量的脂肪,品质最好,它的消化率在95%以上,而且含有大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奶中的乳糖是半乳糖和乳糖,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糖类.奶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都是溶解状态,而且各种矿物质的含量比例,特别是钙、磷的比例比较合适,很容易消化吸收.

牛奶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婴幼儿前期主要吃人奶或牛奶,但我国很多家庭在儿童三岁左右就断了人奶,不接着给孩子吃牛奶,这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要知道三岁以后的儿童活动量增加,热能消耗加大,身体生长也快,脑和神精细胞发育较快,神经纤维分枝加快加长.如新生儿脑重为成年人的25%,到十个月脑重量增加一倍,到两岁半增加两倍,四岁时脑重量达到成人脑重的90%.身高体重都在增加,四肢增长加快,也开始长牙换牙,所以对优质脂肪、蛋白质、矿物质钙、磷、维生素等的需要都在增加.必须供给儿童足够的高质量的各种营养成分以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奶类食品特别是牛奶及牛奶制品正是婴幼儿最好的营养食品.所以我们提倡儿童每天都要坚持喝牛奶.

牛奶能够供给儿童优质的脂肪,这种脂肪不但产热量高,溶点低,脂肪球颗粒小,容易消化吸收,能够给儿童足够的热能和多种脂肪酸,而且有儿童喜爱的奶香味.

牛奶中含有最好的蛋白质,它是完全的优质蛋白质.牛奶中的蛋白质有特殊的生理功能,特别对儿童生长发育很有益处.它是形成儿童各种细胞、组织、器官的基础物质,它含有儿童需要的全部必须氨基酸,不论牛奶中的白蛋白、酪蛋白、球蛋白对儿童都是需要的,儿童每天若坚持喝250克牛奶就可得到7-8克优质蛋白质.

牛奶还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这正是这一阶段儿童骨骼、牙齿的成长,身体的长高所必须的,每天坚持喝300克牛奶,可获得360毫克的钙,可满足婴幼儿对钙大部分的需要.

牛奶中还含有婴幼儿需要的各种维生素等,所以牛奶被人称为“最接近完全的食品”.

对儿童来说牛奶是最好的营养品,儿童每天应喝l-2次牛奶或奶制品.喝牛奶的量可根据儿童生长发育及年龄、身体、营养情况以每天喝250-500克新鲜牛奶为好,并长期坚持,特别是儿童断了人奶以后,要继续吃牛奶及奶制品,从而养成吃牛奶的习惯,并终生享用奶品.

春季饮食调养要注意什么

春季,自然界阳气升发,这时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不断旺盛起来.这个季节里我们的很多生物都有新的变化,当然人会适应季节的变化,来调养我们的身体,这样才能更好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春天更要注意饮食调养的问题.

1.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

春季饮食,首先要按《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的原则,在饮食方面适当多吃一些能温补阳气的食物.《风土论记》主张春天“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除了蓼、蒿等野菜现在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可谓是养阳的佳良蔬菜,但因其对肠胃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父母还是要适当控制孩子吃这些辛辣的蔬菜.

2.多吃甜食,少吃酸食

中医认为,肝是喜欢酸味的,春季已亢奋的肝若再摄入过量的酸味食物,则会造成肝气过旺,势必伤及脾脏.为了平衡,唐代孙思邈就说:“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为少吃酸食,多吃甜食,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所以,春天要多食甘淡的东西,比如黑米、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鲫鱼、草鱼、黄鳝等.胃不好的人,则慎食春笋.笋性寒味甘,又含较多粗纤维,吃得太多,会对胃肠造成负担,可能造成胃出血,使肝病加重.

3.多吃蔬菜

冬季过后,会较普遍地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春天常见的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都是因为新鲜蔬菜吃得少造成的营养失调所致.春季新鲜蔬菜有菠菜、小白菜、油菜、胡萝卜、芹菜、莴笋和荸荠等,都属于性味甘平的食品,适宜春季服食.

我们在春季的时候做好饮食调养,这样我们能保证我们在春天的饮食健康,然后通过我们的饮食更好的了解我们的身体,使身体更健康强壮.

友情链接: